侄女忆周恩来:不搞特殊化 我们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
信息来源:
发稿编辑:妇联管理员三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2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今天,让我们一起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点滴家事中感受一脉相承的红色家风。
周秉建是周恩来最小的侄女,在家中排行第六。年少时在周恩来身边长大,谈起伯父,她回忆满满。“我们从小就知道,到伯父家去的时候,说话、走路都要轻轻地,不能大声喧哗,为的是不影响他工作。” 在周秉建的印象中,“伯父心里装的全是国家和老百姓的事儿”。
1968年,不满16岁的周秉建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报名到内蒙古牧区插队。“伯父一直希望我们姊妹中有人直接去基层当农民或工人、做普通劳动者,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他很高兴”。周秉建出发前一天,周恩来夫妇为她饯行,“伯父说,坚决支持我到内蒙古安家落户,要我学会吃牛羊肉、过好生活关”。从国家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周恩来希望周家姊妹们晚婚,6人都做到了。周秉建26岁结婚、32岁才生孩子。周秉建在内蒙古一待就是近30年,与当地老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并嫁给了蒙古族青年。谈及家风,周秉建说,“不仅我们这一代,周家第三代也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