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揭开新生代真实职场心理画像
当前,“00后“已然成为企业的新生力量,如何管理新生代员工也成了企业管理者关心的热门话题。新生代员工的“难管”让管理者屡屡受挫,促使他们在反思自我管理方式的同时重新审视新生代。有人评价部分新生代员工在职场中的状态是:不服管,哄着干;学历偏高,能力偏低;薪水要得多,干活干得少;不关注就躺平,不开心就辞职,不理解也看不懂……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但是笔者认为,想要了解新生代员工真实的职场心理需要从数据入手。通过对企业新生代员工的能力、性格、职业动机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心理数据的分析,可以总结并描绘出企业新生代员工的“群体职场心理画像”。
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有相关职业动机测评结果显示,新生代员工群体在“社会评价”“成就动机”“兴趣”等指标上得分较高,而在“物质报酬”“竞争”等指标上的得分较低。这说明,对于大多数新生代员工而言,他们把工作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是为了获得一种成就感,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相比薪酬,他们会更看重晋升的机会、梦想的实现,更加重视企业所提供的平台是否能帮助自己成长、是否能通过企业的培养不断提升自我。
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当前社会对新生代员工有一种负面的观点,认为他们是迷失的群体,随性、责任感不强等等。事实上,相关职业胜任能力测评数据显示,这个群体的员工反而在“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这两个指标上的得分相较于其他能力指标是较高的,说明新生代员工整体上还是表现出有理想和敢担当的职场状态。
但是,他们也非常渴望公平对等的物质或精神回报,具有非常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果管理者没有及时地给予他们想要的反馈和回报,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重视和认可,从而在后续的工作当中表现出“迷失”或“缺乏责任感”的状态。
思维活跃但缺乏执行力
从相关职业胜任能力的测评结果来看,新生代员工在“沟通表达”“思维能力”等指标上的得分较高,这可能是由于他们从小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善于提出设想和在领导同事面前表达自己的看法。
但数据结果同样显示,他们在与行动执行相关的指标,比如“目标管理”“服务他人”“决策能力”等指标上得分并不高,可能是由于初入职场缺乏实际工作的相关技能,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新员工有“眼高手低”的问题。
具有批判性思维
相关的性格测评数据显示,新生代员工在“信任他人”指标上得分较低,而在“自主性”指标上得分较高。
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新生代员工追求平等民主,不崇尚权威,习惯用审慎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不会因为领导拥有权力和地位就会发自内心尊重和顺从,他们更愿意追随他们心目中的“强者”“牛人”,更尊重有实力、有知识、有人格魅力的领导。
追求过程的完美
从性格测评数据来看,新生代员工在“主动性”“严谨性”等指标上得分较高,但在“坚韧性”“适应性”和“目标管理”等指标上得分较低。这说明,新生代员工更加追求过程中的完美,缺乏目标感,倾向于“做优过程”来展示自我能力和价值,他们希望一出手就能赢得满堂喝彩,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也很容易因为过程中发生一些不符合预期的事就想要放弃。
追求安全稳定的职业
有职业动机测评调查发现,新生代更加追求职场环境的“低竞争性”,越来越多的应届生更愿意从事一份安全稳定、低压力的工作。而且心理风险测评的数据显示,新生代员工心理健康处于中高风险水平的比例达到了5%左右。
这也说明了新生代目前面临着比前几代更高的生活压力,比如就业难度的上升、生活成本的提高等。面对这些短暂无法解决的压力,他们往往以“佛系”“颓”来对待,但他们往往也是一边“佛系”,一边“焦虑”,又一边在努力地寻求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渴望被关注被认可
新一代年轻员工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员工群体更加渴望表达和被关注、被认可。过去我们的观念是,在工作中好好表现才能得到领导的关注。而现在的年轻员工则完全不同,他们会认为“我之所以表现不够好,那是因为你对我关注不够多”。
根据相关心理风险测评数据,新生代员工在“做作”“偏执”“强迫”和“焦虑”这4项指标的中高风险水平比例最高,均超过了5%,有的甚至达到10%左右。这可能是因为新生代员工太过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面临的环境竞争激烈,希望能把事情做到极致,从而导致出现过度的应激反应。
新生活意识觉醒
数据中还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结果,新生代员工在“责任感”这个指标上得分是比较高的,但是“敬业精神”的得分比较低。乍一看这个结果似乎比较矛盾,但是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得知,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敬业精神”更多地在强调员工对组织和工作的奉献精神,而新生代员工追求“本我”的意识比较强烈,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工作之外还有更多的目标去追寻,他们不希望一味地工作,而牺牲掉休闲和爱好等精神方面的享受。传统的观念可能会认为,他们过于浮躁,但浮躁的背后是因为新生代员工较之于前辈,有着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