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持续发力 拓展新就业形态发展空间
我国新就业形态规模增长迅速,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激发了劳动者的创新意愿,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鼓励兴办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关政策正在持续发力,不断拓宽新就业形态发展空间,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
“我家有一对双胞胎,今年才六岁,因为要照顾孩子上学放学,想找一份时间相对自由,又能增加家里收入的工作。在政府主导的‘零工市场’里,我很快就找到了心仪的电商主播工作。”在近日揭牌的宿迁市首家数字化零工市场上,刘女士感到特别兴奋。
当天宿迁市举办的“新业态”专场招聘会共有41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598个,涵盖家政服务、外卖配送、电商主播等多个类别,1200余名求职者中,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15人。
既是一名通信工程师,也兼职讲脱口秀、当综艺编导、做视频创作者……北京某通信公司员工范工的职场生活相比一般人更加多元。范工说,她的正职工作是建设网络信号,兼职工作是变身“数字游民”。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基建的发展,让她拥有了多元就业的可能性。
服务众包、兼职工作、多职业、平台零工、岗位外包……不同种类的新就业形态正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约是8400万人,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2亿多人。
“新就业形态规模增长迅速,涉及零售、贸易、餐饮、物流、交通、医疗、教育等各行业,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劳动力市场上比较稳定、规模较大的新形态就业者主要包括电商平台上的就业者、分享经济平台上的劳动者、借由互联网平台开拓业务的自由职业者。
“新就业形态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相关领域发展明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李力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零工就业不断发展壮大。传统零工中的保洁、家政等工种,纷纷借助平台实现在线派活、支付等,司机、配送等传统岗位发展出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用工种类。新型零工则依托互联网在线提供服务,网络主播、网络博主、众包程序员等就业岗位发展迅速。
拓宽就业新渠道
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近日联合发布的《2022雇佣关系趋势报告》,数字技术的创新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出一批新兴的职业岗位。在劳动力需求侧,大量多样化、有特色的消费和服务带动一批新兴的就业需求。在劳动力供给侧,打破了许多就业岗位对时间和地点的限定,一方面使更为灵活的劳动就业模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为低技能劳动者和弱势群体赋能,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加力促进创业和灵活就业。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鼓励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北京提出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平台经济优势,依托平台资源、借助直播经济服务更多行业领域,加快制定出台促进直播电商创新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上海提出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和发展,鼓励其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规范零工市场建设,满足灵活就业——江苏6月出台全国首个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标准,同步加快零工市场建设,目前已投入运营10家。山西太原计划投资3亿元,在全市实施6个零工市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陕西将对有创业意愿的零工人员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担保贷款等创业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政策,解决后顾之忧——深圳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门槛。截至今年9月,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超过54万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8类特定人员单项缴纳工伤保险超过20万人。黑龙江加力实施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计划,完善用工指导、争议处理等综合维权保障机制,推动新业态、新职业健康发展。
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覆盖职业生涯全周期的服务,帮助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现岗位精准匹配……不少地方还在加快完善新的保障举措。
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专家认为,新就业形态是未来劳动力市场重要的就业岗位来源,就业质量改善的重要推动力,能够为高质量充分就业贡献力量。
在张成刚看来,随着经济企稳恢复,新就业形态依然能够保持较大的岗位创造能力。新就业形态也能够提高蓝领群体就业质量,特别是对于以前处于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在收入稳定性、工作正规性、时间灵活性等方面都有较大改进。新就业形态成为激发劳动者创新活力的源泉,新职业、新工作方式与商业模式在新就业形态中将不断涌现。
“进一步拓宽新就业形态就业空间,一方面应积极发挥新就业形态作用,支持新就业形态扩大规模,增加岗位创造,带动劳动力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权益保障规则,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形成支持新就业形态长期发展的机制。”张成刚表示。
李力行也认为,新就业形态因数字技术进步、生产组织管理创新而扩容。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企业采用劳务外包、研发外包等方式,也会产生更多灵活、多元的就业岗位。在就业优先的目标之下,应当进一步降低就业门槛、减轻企业负担,以“扩容”为主,兼顾“提质”。长期看,应针对具有灵活、多元特征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设计适合的社会保险保障制度,进一步提升就业培训等其他公共服务的可及性。